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生物学 学科——
百廿学府 百年学科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甘肃省第四批、第五批省级重点学科
甘肃省“寒旱区地理生态与资源”特色学科群学科之一
热忱欢迎全国优秀学子报考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学术学位、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023年7月
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端于1904年创建的京师大学堂博物科,1939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设博物系,后改建为生物系;1958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植物分类研究室,后发展为植物研究所,2000年与生物系合并成立生命科学学院。著名植物学家孔宪武先生为本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王庆瑞、朱格麟、廉永善等多位专家参与了《中国植物志》的编研工作,韦璧瑜教授研发的国家一级新药“氢溴酸高乌甲素”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经过120年的默默耕耘,本学科培养了多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西部地区声誉较高。2020年,为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教授为我院双聘院士。
学院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学校课程与教学-生物方向)、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职业技术教育-农林牧渔方向)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类别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学科为甘肃省第五批省级重点学科,与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共建甘肃省“寒旱区地理生态与资源”特色学科群,“区域资源生物学”为校级优势特色学科。本学科始终坚持以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和黄土高原汇集处的甘肃区域特色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围绕学科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形成了植物学、动物与发育生物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资源生物学等四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实验系列教师9人、行政管理人员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42人,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14人(双聘博导2人),硕士生导师58人;学院有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0人(含退休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5人入选甘肃省“555”(“333”)科技创新人才工程,4人入选2009年甘肃省一、二层次领军人才,6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提名奖,1人获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2人被评为甘肃省师德标兵,1人入选甘肃省青年飞天学者,3人被评为西北师大“教学名师”;20余位专任教师在全国性和省级学术团体中兼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务。
2012年以来,学院培养了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2800余名,生物学、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600余名,化学生物学、生物学专业博士生20名。
近五年以来,专任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厅局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批准总经费5000余万元;在NaturePlant, New Phytologist, Carbohydrate Polymers, Mol Plant Pathol, BMC Plant Biology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0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出版教材专著12部,朱格麟教授的学术专著《世界藜科植物属和新分类系统(英文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0余件;研究成果获2016年度甘肃省专利三等奖、2015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1项,厅局级科技奖励10余项。
生命科学学院正秉承百年学府的办学精神和优良传统,高举新师范教育大旗,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把传承特色与创新改革、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有机融合,全面贯彻落实西北师范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方案,协同推进“七高一体系”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根本、队伍建设为核心、条件建设为支撑、制度建设为保障、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努力将生命科学学院建设成为西北地区培养生物学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生命科学研究与产业服务的高地,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生物教育事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和符合行业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 计划 招生人数* | 学制 学习方式 | 考试科目 | 备注(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
019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071000) 01 植物生物学 02 动物生物学 03 微生物学 04 细胞生物学 0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6 资源生物学 07 药物化学生物学 | 62 (含推免生) | 三年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816细胞生物学 ④623分子生物学 复试科目:951生物化学 | 1.532普通生物学 2.778植物生物学 综合面试科目: 生物学综合 |
★各学科方向均可申请硕博连读。
2024年全日制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专业、领域名称(代码) | 计划 招生人数* | 学制 学习方式 | 考 试 科 目 | 备注(同等 学力加试) |
019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与医药(086000) 01生物技术与工程 02制药工程 03 食品工程 04生物资源技术 | 30 (含推免生) | 三年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选一 ③338生物化学 ④816细胞生物学 复试科目:780微生物学 | 1.532普通生物学 2.708基因工程 综合面试科目: 生物技术综合 |
2024年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专业、领域名称(代码) | 计划 招生人数* | 学制 学习方式 | 考 试 科 目 | 备注(同等 学力加试) |
019生命科学学院 学科教学(生物)(045107)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0 (含推免生) | 三年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选一 ③333教育综合 ④837 生物教学论 复试科目:921 课堂教学技能测试 | 1.779动物生物学 2.532普通生物学 综合面试科目: 生物教育综合 |
019生命科学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045120) 01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02 植物保护 03 中草药栽培 | 20 (含推免生) | 三年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选一 ③333教育综合 ④817植物生物学 复试科目:997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 1.532普通生物学 2.776植物资源学 考生本科前置专业须与农林牧渔方向密切相关。 综合面试科目: 职业教育综合 01-03专业知识综合 |
* 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和学校最终下达分配的招生指标为准。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导师信息
学科组 | 导师 | 职称 | 招生学科专业 | 专业方向 | 导师电子邮箱 |
植物学 | 孙 坤 | 教授/博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植物生物学 生物资源技术 | kunsun@nwnu.edu.cn |
冯汉青 | 教授/博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植物生物学 生物技术与工程 | ||
侯勤正 | 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植物生物学 | hou_qzh@163.com | |
张 辉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植物生物学 | zhanghui@nwnu.edu.cn | |
苏 雪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 植物生物学 | suxue@nwnu.edu.cn | |
路宁娜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植物生物学 | moonlnn@126.com | |
张世虎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植物生物学 | zhangshh05@163.com | |
贾凌云 | 高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植物生物学 | lingyunjia1982@126.com | |
樊宝丽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植物生物学 | baoli207@163.com | |
郑 智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 植物生物学 | zhengzhi1982@126.com | |
赵婧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植物生物学 | zhaojing@nwnu.edu.cn | |
王凡红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植物生物学 生物技术与工程 | wangfanhong19@nwnu.edu.cn | |
达玲玲 | 讲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植物生物学 生物技术与工程 | linglingda@nwnu.edu.cn | |
付新星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植物生物学 生物技术与工程 | ||
动物学 | 李建真 | 教授/博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动物生物学 生物技术与工程 | lijz1983@126.com |
宁应之 | 教授/博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动物生物学 | skyb514@qq.com | |
丁艳平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动物生物学 | ||
万丽霞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动物生物学 | wanlx98@163.com | |
于 鹏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动物生物学 | yupeng200408@163.cm | |
陈凌云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 动物生物学 | lychen@nwnu.edu.cn | |
杨少斌 | 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动物生物学 生物技术与工程 | yangshaobin@nwnu.edu.cn | |
周 峰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动物生物学 | fengzhou@nwnu.edu.cn | |
刘娜 | 高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动物生物学 生物分类学 | ln825@163.com | |
李建德 | 讲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动物生物学 | lijd14@nwnu.edu.cn | |
微生物学 资源生物学 | 孔维宝 | 教授/硕导 教育博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微生物学/资源生物学 生物资源技术 | kwbao@163.com |
朱学泰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微生物学/资源生物学 生物资源技术 | zhuxuetai@nwnu.edu.cn | |
张爱梅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微生物学/资源生物学 生物资源技术 | zhangaimei@nwnu.edu.cn | |
令利军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微生物学/资源生物学 生物资源技术 | linglijun@nwnu.edu.cn | |
毛 琳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微生物学/资源生物学 | maol228@nwnu.edu.cn | |
马宗旺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微生物学/资源生物学 | zongwang.ma@nwnu.edu.cn | |
马燕军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微生物学/资源生物学 生物资源技术 | 15262401399@139.com | |
细胞生物学 | 杨 宁 | 教授/博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李巧峡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liqiaoxia8024@163.com | |
王 玮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李 媛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细胞生物学 | liyuan@nwnu.edu.cn | |
李翡翡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细胞生物学 | liffei@nwnu.edu.cn | |
朱新亮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细胞生物学 | xzhuaf@nwnu.edu.cn | |
李烨华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liyehua@nwnu.edu.cn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杨颖丽 | 教授/博导 | 生物学 教育硕士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杜 捷 | 教授/博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dujie@nwnu.edu.cn | |
张腾国 | 教授/博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zhangtg@nwnu.edu.cn | |
武国凡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wugf1971@163.com | |
张丽娜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lina791001@163.com | |
吴旺泽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wangzew78@sina.cn | |
郑 晟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zhengsheng@nwnu.edu.cn | |
资源生物学 | 张 继 | 教授/博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资源生物学 生物资源技术 | zhangj@nwnu.edu.cn |
马君义 | 教授/博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资源生物学 制药工程 | ma-jy1967@163.com | |
梁俊玉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植物生物学 | liangjunyu@nwnu.edu.cn | |
李西波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资源生物学 生物资源技术 | toplxb@163.com | |
智康康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生物资源技术 | zhi_kangkang@nwnu.edu.cn | |
王风霞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药物化学生物学 生物资源技术 | wangfx@nwnu.edu.cn | |
药物化学生物学 | 王俊龙 | 教授/博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药物化学生物学 生物资源技术 | wangjunlong82@126.com |
张 会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药物化学生物学 制药工程 | zhanghui123gansu@163.com | |
张娟红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药物化学生物学 制药工程 | jhzhang@nwnu.edu.cn | |
杨洪芹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药物化学生物学 制药工程 | yanghongqin@nwnu.edu.cn | |
马彦男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 动物生物学 生物资源技术 | mayannan@nwnu.edu.cn | |
生物 与医药 | 张晋平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与医药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may2005a@163.com |
高坤 | 副教授/硕导 | 生物与医药 | 生物资源技术 | 610101328@qq.com |
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及代码 | 参考书目 |
生物化学338/951 | 魏民 等主编,《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2020。 |
细胞生物学816 | 翟中和等编,《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1。 |
分子生物学623 | 朱玉贤编,《现代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19; 邢万金编,《基因工程: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
植物生物学817 | 马炜梁主编,《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15; 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2011。 |
基因工程708 | 邢万金编,《基因工程: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997 | 黄艳芳 著,《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0。 |
生物教学论837 | 刘恩山,曹保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
课堂教学技能测试921 | 请参考学院官网发布的教学技能测试大纲。 |
普通生物学532 | 吴相钰主编,《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4。 |
动物生物学779 | 许崇任主编,《动物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 刘凌云等编,《普通动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09。 |
微生物学780 | 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八版),2016。 辛明秀、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20。 |
生物技术综合 | 周选围 主编. 《生物技术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
植物资源学776 | 杨利民编,《植物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第1版),2008。 王振宇编,《植物资源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07。 王振宇编,《植物资源学教程》,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6。 |
课堂教学技能测试921 | 周晓庆 等编,《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科学出版社(第1版),2013。 |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李建真:教授、博导,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博士、博士后,日本东京农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利用斑马鱼为动物模型,研究激素在机体生殖发育中的功能、机制和演化,并将其应用于种质资源保存和开发,药物筛选和开发等领域,近年在Cell Discovery,Development,Biology of Reproduction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文章 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2021年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
孙坤:教授、博士、博导,现任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植物学会理事、甘肃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中国植物专家组成员、《Journal of Systematics & Evolution》《高校生物学教学》编委。研究方向为植物系统学、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生态学,主要从事寒旱区植物的系统进化、生态适应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主持编写了《甘肃植物志》,参编《中国高等植物》《Flora of China》等著作,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5项。
张继:教授、博士、博导,现任国家级西北师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甘肃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药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日本三得利医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甘肃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西北特色农产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从事特色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科研工作。通过自主和集成创新研究,阐明了功能油脂、多糖、生物碱等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与作用机理,创建了相应的定向加工技术体系并在20余家企业实现产业化。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企业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余项。近5年来,企业新增产值5.9亿元、实现利润1.4亿元,获甘肃科技进步及技术发明一、二、三等奖共7项。
宁应之:教授、博士、博导,现任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动物学会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理事、甘肃省生态学学会理事、甘肃省性科学学会理事。在原生动物分类学、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从事研究工作33年。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5项、其他项目3项,参加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3项、其他项目1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近90篇,主编相关研究专著1部、教材1部,参编相关研究专著6部,获得相关科研奖励3项,相关科学技术成果鉴定1项。从事高等学校相关教学工作33年,承担《动物学》理论课和实验、实践课的教学工作。
杨颖丽:教授、博士、博导,现任甘肃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先后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甘肃青年科技奖、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甘肃省师德标兵,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甘肃省领军人才、“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生理学、环境毒理学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1 项、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甘肃省自然基金和中青年基金 3 项、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项,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ell. Mol. Life Science、Plant Science、Plant Cell Reports、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Protoplasma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 余篇。讲授《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人体解剖与动物生理学》、《高级植物分子生理学》等课程。
冯汉青:教授、博士、博导,现任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甘肃省植物学学会理事、甘肃省生态学学会理事,甘肃省“飞天学者”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要从事植物胞外ATP信号转导、线粒体呼吸途径、植物生物反应器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各1项,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Plant Pathology、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Acta Biochimicaet Biophysica Sinica等期刊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主讲《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高级植物生理与生态学》等课程。
王俊龙:教授、博士、博导,主要从事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相关的研究工作,研究兴趣为多糖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多糖活性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糖链结构的多维度表征和构效关系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及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甘肃省产业支撑计划项目1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Carbohydrate Polymer》《Food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近3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获甘肃省专利三等奖1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承担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反应与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获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之星、优秀班主任、学生心目中“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
张腾国:教授、博士、博导,甘肃省生态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植物抗逆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抗逆基因克隆、功能研究及抗逆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阐述植物在微观水平上的抗性机制及其生态学意义,在油菜逆境胁迫生理、分子调控机制及相关基因克隆与分析研究领域成绩突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成果“超强抗寒冬油菜新品种陇油6号选育及推广应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承担本科生《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硕士研究生《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杨宁:教授、博士、博导,甘肃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逆境生理生态、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细胞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他省厅局级及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讲《细胞生物学》《细胞信号转导》《生物专业英语》等课程。主编《植物组织培养原理与技术》(化工出版社)《植物组织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林业出版社)教材2部,参编《细胞生物学实验》(高教出版社)等教材2部。获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甘肃省高校教学成果奖、西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西北师范大学专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教学科研奖励。
马君义:教授、博士、博导,甘肃省药学学会理事,现任制药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生物高分子、农林副产品及其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央财政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项目;参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省市厅局、学校以及横向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甘肃省专利三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项;曾获第二届“兰州市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承担《药剂学》《色谱分析》《仪器分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杜捷:教授、博士、博导,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小分子与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机理和分析方法、生物传感器、检测分析仪器相关部件的研制与改进等方面,发表相关SCI论文30多篇,出版十二五重点图书《生物电化学》专著一部,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国家基金2项,以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仪器项目2项,授权专利4项。2016年8月-12月,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访问学习。长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遗传学》《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分子遗传学》《生物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等专业课程。
孔维宝:教授、博士、生物学硕导、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现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微生物技术、油料生物资源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委组织部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甘肃省教育厅产业支撑项目、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主研完成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各1项,参研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1项;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8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酶工程》《制药分离工程》《现代微生物技术》《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等课程;指导学生完成的科技作品在甘肃省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中获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6项,获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编/参编出版实验教程2部。
侯勤正:教授、博士、硕导,甘肃省生态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青藏高原高寒区植物繁殖生态学、植物适应与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植物的传粉生物学、植物与环境的适应进化关系、动植物互做等研究领域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主要为本科生讲授《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统计学》,为研究生讲授《植物资源学》等专业课程,同时承担生物科学本科生的生物学野外实习实践教学工作。
武国凡:副教授、硕导、博士,现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表达调控、新型DNA电化学传感器。发表SCI科研论文10余篇、完成多项各级科学研究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3项和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长期从事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研究生《基因组学》《化学生物学》等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G-四链体核酸识别、药物筛选和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朱学泰:副教授、硕导、博士,现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型真菌分类学及系统发育学、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以及大型真菌资源开发与利用。科研工作主要立足中国西部,长期在西部地区开展大型真菌的物种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现代分子系统学与形态解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地区特殊的大型真菌类群和物种进行系统分类研究;对野生优良真菌资源进行菌种收集,在实验室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和驯化栽培试验。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已发表新属1个,新物种9个,新组合6个。为本科生讲授《微生物学》《蕈菌学》《生物技术学科前沿课》,为研究生讲授《高级微生物学》《生命科学进展》课程。
张辉:副教授,硕导,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博士,甘肃省遗传学学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会员,现任生物科学系主任。研究工作主要立足西北特色药用植物及杂粮果蔬资源,聚焦显花植物S-核酸酶类自交不亲和性状的单系起源,发挥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大数据的优势,应用生态遗传学及基因组学的手段研究甘肃省道地植物适应性的起源、鉴定与保护。近年来参与完成国家973重点项目及中科院前沿探索创新项目各1项,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论文20余篇。2017年Mendelism: New Insights from Gregor Mendel’s Lectures in Brno一文发表在美国遗传学会主办的Genetics上被Highlight高亮推介,该论文为研究孟德尔遗传学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承担《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与《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张爱梅:博士、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领域为沙棘属植物内生菌资源及开发利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曾先后于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威尔分校、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进行访学交流和联合研究。曾获校级优秀班主任、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心目中“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等奖励。主要承担本科生《微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和硕士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现代微生物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苏雪: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植物繁殖生态学与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特别是对青藏高原、西北部干旱地区特别植物类群的研究,在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块茎堇菜两型闭花受精及其适应性研究方面成果比较显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近5年来承担了研究生的《植物进化生物学》及《分子生态学》的教学工作,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进化生物学》以及专业必修课《基础生态学》和《生态与生理实验》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张丽娜:副教授、硕导、博士。主要从事小麦抗逆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包括基因克隆、功能分析和抗盐胁迫的分子机理。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1项。近5年,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hysiologia plantarum》等刊物发表SCI论文5篇。承担本科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研究生的《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课程。
丁艳平:副教授、硕导、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生物学,近年来主要从事“脑与低氧适应”及“甘肃道地中药保护脑低氧应激损伤机制的研究”,实验材料为青藏高原土著动物牦牛和模式动物小鼠。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颈上神经节摘除影响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的机理》(31060141)1项、校青年基金1项,在《Frontiers in Biology》《Neural Regen Res》《解剖学报》《动物营养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访学。自2008年入职以来,主要为本科生讲授《发育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生命科学前沿进展》《大脑的奥秘》以及相关实验课程。
万丽霞:副教授、硕导、博士。200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教育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兰州大学动物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两栖爬行动物生活史与系统进化领域的研究工作,近五年来,主要参与完成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二期科学考察、广西那坡县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陕西秦岭地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补充调查、甘肃典型县区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等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科考工作,在《Amphibia-Reptilia》《动物学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篇。为本科生讲授《普通动物学》《保护生物学》《生命起源与演化》等专业和通识课程。
令利军:副教授、硕导、博士。主要从事微生物、免疫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研究。先后在兰州大学、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各类研究项目16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4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为本科生教授《免疫学》《生物技术概论》等专业课程,现负责学院生物科学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和西北师范大学“云亭班”拔尖创新人才试点培养工作。近5年来在指导培养高素质生物科学本科优秀人才方面成效显著。
梁俊玉:副教授、硕导、执业药师,北京师范大学中药资源博士。研究领域为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药材品质及其病虫害防治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中文学术论文6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多次获全国、甘肃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为本科生主讲《天然药物化学》《中医药基础》《中药资源》等课程。
于鹏:副教授、硕导、博士,甘肃省动物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行为生理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的婚配制度及其进化,动物的亲社会行为及其神经内分泌机制。先后主持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环保部和林业部横向调查项目各1项。在Psychoneuroendocrinology、Behavioural Process等国内外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项。主要承担本科生的课程有:生命科学史、动物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和生物学野外实习;承担研究生的课程有:高级动物生理学。
路宁娜:副教授、硕导、博士,甘肃省生态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进化生态学、生态遗传学领域,特别是植物繁殖特征(主要花特征)的变异与生物环境(包括传粉者与植食者)的相互关系及非生物环境的影响,通过植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多学科交叉探讨植物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主持完成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为本科生讲授《植物学》专业基础课。
李巧峡:副教授、硕导、博士。主要承担本科生细胞生物学实验、发育生物学与基因组学教学工作,以及硕士研究生系统生物学、高级发育生物学、细胞培养技术与细胞工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1.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主要以两型闭花受精植物为研究对象,阐明两型花形成的分子基础及其相关生物大分子的功能进化,揭示两型花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理解物种适应性进化等科学问题。2.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通过内源与外源激素对植物花发育的影响,揭示激素合成酶、受体蛋白、负调控因子等与两型花发育之间的关系,阐明两型花发育的生理机制。近年来,作为主持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3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校级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BMC Plant Biology、Plant science、Planta、Biologia Plantarum、园艺学报、生物多样性、植物生态学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5余篇;主编专业教材1部;参研的科研成果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4项。
张会:副教授、硕导、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专业。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药物小分子药物设计,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分子药代动力学性质及毒性性质的研究和靶向抗肿瘤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及活性筛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地区)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目前,本团队致力于靶向先导化合物发现的研究,针对微管蛋白紫杉醇位点、SGK1激酶、S6K1激酶及DGAT1酶,建立了多个特色高效的特异性靶向虚拟筛选体系,发现了多个高品质的先导化合物。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ioorg Chem、Int J Mol Sci、Mol Diver(封面)、Eur J Pharm Sci、Chem-Biol Interact、Life Sci及Food Chem Toxicol等国际主流药物化学相关杂志共发表SCI论文30余篇。承担本科生的课程有制药工艺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物理化学、制药工程专业英语及食品药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等课程。
张世虎:副教授、硕导、博士,甘肃省生态学学会理事,甘肃省直属机关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011年获兰州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立足高寒地区,从事全球变化对高寒草地土壤养分循环和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研究方向为恢复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甘肃省自然基金一般项目、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1项、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2项,主持在研甘肃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6项和其它项目5项。在BIOL FERT SOILS、LAND DEGRAD DEV、J PLANT ECOL、生态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出版《生态系统生态学》著作1部。主讲《植物学》、《基础生物学实验》、《基础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保护生物学》和《高级植物生理与生态学》等课程。2018年荣获中国农工民主党甘肃省委员会优秀农工党员。
吴旺泽:副教授,硕导,博士。甘肃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青藏高原道地药材开发与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理事。研究方向为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主要从事植物冷冻信号转导、天然药物成分生物合成、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响应逆境胁迫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在研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甘肃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兰州大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多项。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Frontiers in Genetics,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先后参与完成培育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甘薯新品种“皖苏178”,玉米新品种“仲糯2号”、“仲甜2号”等。
陈凌云:副教授、博士、硕导,师从国际著名原生动物学家宋微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寒旱区腹毛亚纲纤毛虫的细胞学、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对西藏墨脱原始森林、拉鲁湿地和巴嘎雪湿地、甘肃甘南玛曲湿地、夏河桑科草原、陕西秦岭地区以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淡水及土壤纤毛虫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现为国际原生动物学会会员,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会员,甘肃省动物学会会员,武汉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目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承担本科生《动物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环境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的教学工作,承担研究生《污染生态学》、《微型生物生态学》和《动物学前沿专题讲座》课程。
杨少斌:副教授、博士、硕导,2017年博士毕业于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专业。从事神经生理药理学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发育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小分子多肽药物的合成以及生理活性的研究。承担本科生《人体解剖与动物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各一项,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各1项。近年来在《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Neurochemical Research》《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Peptides》等神经科学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2篇。获2017年“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优秀学员称号。
李西波:博士,高级实验师,硕导,甘肃省动物学会会员。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优秀毕业生”称号。近年来主要从事特色植物内生菌筛选及次生代谢调控、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省级基金项目、横向课题项目 10 余项,校级青年教师骨干项目 1 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 4 项。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主要承担的本科生课程有仪器分析实验、药剂学实验、中药制药综合实验和制药实训与仿真等课程。
王风霞:博士,副教授,硕导,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主要从事生物高分子的结构、功能与应用研究,招生方向为生物分析化学。分别主持甘肃省科技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各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作为主要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先后获得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西北师范大学优秀社团指导教师等荣誉。主要承担的本科教学课程有《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等。
郑晟:博士,副教授,硕导,现任生物技术系主任,《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编委会 Consulting Reviewer,《西北植物学报》青年编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抗逆生理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为植物离子转运蛋白的功能及分子机理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10 余篇,主要承担本科生《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综合实验》,博士研究生《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李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活性评价及其机理研究,研究方向包括 1. 生物多糖活性评价及其构效关系研究;2. 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抗肿瘤活性评价及其机理研究。主持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 1 项,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指导的本科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主持校级教学项目一项,获校级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在《Biomedicine &Pharmacotherapy》《Molecular Diversitye》《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药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承担本科生《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细胞及细胞工程实验》、《生物制品学》《生物技术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贾凌云:博士、高级实验师、硕导,现任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主要承担学院实验中心下属的中心实验室大型共享设备管理工作,同时还承担了研究生《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与仪器分析》《生命科学学术素养基础》和本科生《生物化学实验课》《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生物伦理学》等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方面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及植物间接防御反应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生态学,主要模式植物拟南芥和典型的甘肃道地药材党参、黄芪等植物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代谢组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实验技术,研究并阐明植物挥发性化合物(VOCs)对植物间接防御反应和道地药材品质产量的影响与机制等科学问题。近年来,主持项目有甘肃空间辐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ant Protect Sci、Protoplasma、Biologia、植物研究、植物保护等期刊发表论文12篇。
王玮:博士、副教授、硕导,毕业于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主要从事植物细胞信号转导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激素信号对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的调控通路与机制,GA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承担《细胞生物学》《生物专业英语》《生物科技与当代社会》《生命科学进展》等专业课程。主持中科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项目、甘肃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西北师范大学国家自然基金培育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
樊宝丽:博士、副教授、硕导,毕业于兰州大学生态学专业,甘肃省生态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植物功能生态学和克隆生态学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人才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1项;现主持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1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主要为本科生讲授《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专业课程。
郑智:博士、副教授、硕导,甘肃省生态学学会理事。2018年毕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18.07-2019.05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8.06至今任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草地植物根系性状、菌根真菌、根际微生物、草地植物利用土壤养分策略的研究,承担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环境生物学、生物统计学、保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西北师范大学人才引进项目1项、青年人才培育项目1项,参与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青海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在生态学相关领域的核心刊物《Functional Ecology》《Oecologia》《Plant and Soil》《Ecology and Evolution》《生物多样性》等发表论文10篇。
马宗旺:副教授,硕导,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应用生物科学(Applied Biological Sciences)专业博士。长期从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挖掘、生物活性评价及微生物制剂创制。承担本科生《微生物分析与检验》、《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等课程。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包括面上项目2项)。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杂志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8篇(截至2024年2月)。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转让专利权1项。曾获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受邀担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的Review Editor,并为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等审稿。
毛琳:博士、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植物共生微生物研究,重点关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对根系共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的生态效应评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承担研究生《生物学课程与教材研究》和本科生《微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和甘肃省博士后基金等科研项目,在New Phytologist、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ant and Soil等国际著名SCI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兰州大学优秀毕业生、三好研究生的荣誉称号和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奖励。
李翡翡: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肿瘤细胞生物学方面研究,主要在以下3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肿瘤细胞辐射应答调节机制、天然产物抗癌分子机制、及纳米材料辐射增敏机制等,已取得了一定的原创性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7篇。现主持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西北师范大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和生命科学学院“引进人才项目”共3项;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等多个项目。承担《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课程设计》、《生命科学前沿进展》等专业课程。
周峰:博士、副教授、硕导。201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培养),师从国际著名昆虫与生态学家康乐院士。主要以飞蝗和传粉蜂为研究材料开展昆虫基因组进化与生态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现为中国动物学会会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甘肃省动物学会会员。迄今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甘肃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项目横向子课题各1项。主要承担本科生《动物学》《生物信息学》《发育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赵婧:博士、副教授、硕导,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主要从事西北特色植物花和果实性状发育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4项。在The Plant Cell、Plant Molecular Biology、Plants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4篇。先后承担《植物生理学》、《生物统计学》、《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9门。主持完成校级参与式研讨课教学改革项目1项,参与建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三等奖、西北师范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等各级奖励18项。
王凡红:副教授、博士、硕导,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遗传学专业。主要从事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①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分子机制;②植物营养元素累积的分子机制;③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④借助基因组、转录组等多组学手段研究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1项、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1项和西北师范大学引进人才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在Metallomics、Plant Cell Reports、PLoS One等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编《中国维管科属志》《中国维管植物科属词典》等著作。主要为本科生讲授《植物生理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遗传学实验》等专业课程。
杨洪芹: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系主任,制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从事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互作机制研究、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及药物固体制剂工艺过程分析。主持青年博士科研启动计划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各1项,在Molecu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Scientific Reports,New Journal of Chemistry,RSC Advances等期刊发表十余篇研究论文,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制药工程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省级制药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承担《制药分离工程》《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等本科生课程,及《工程伦理》《生物与制药工程工艺设计》《生物分离工程》等研究生课程。
张娟红:副教授,博士,硕导,执业药师,毕业于兰州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专业。主要从事体内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先后参与国家自然基金3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2001995)、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20JR10RA010)、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NWNU-LKQN2021-06)各1项,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参编《高原用药指南》《中药制药实验指导》,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CSCD论文20余篇。承担《药剂学》《生物化学》《生理药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马燕军:副教授,博士,硕导。202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部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主要从事特殊生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微生物次生代谢调控及食用菌栽培等研究。先后参与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苏省与甘肃省博士科研基金2项、西北师范大学科研能力提升计划1项。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Microbial Cell Factories、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等期刊以第一作者和合作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微生物学》《发酵工艺学》《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张晋平:副教授,博士,硕导,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组织工程与细胞工程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西北师范大学本科参与式教学改革等项目,参与国家自然基金4项,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承担《制药工艺学》《生理药理学》《现代生物学与健康》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马彦男:博士,副教授,硕导,现任生物科学系主任。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脂肪和肌肉组织发育、家畜健康维护和品质化生产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以肉牛、牦牛和肉羊等为研究对象,多维度研究祖细胞早期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其营养调控策略,在植物精油替抗产品研发、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预混料配方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牛羊肉品质改良和健康维护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和中青年学术骨干扶持培育等项目。在Meat Science、Animal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入选甘肃省委组织部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获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第1完成人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1项。承担本科生《基因组学》、《人类遗传变异》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招生学科专业(方向):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与医药(生物资源技术)
刘娜:高级实验师,生态学硕士,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分类学与植物资源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数字化标本平台建设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在《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分类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高坤:副教授,博士,硕导,毕业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主要从事食药用真菌的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植物在低磷环境下生长发育的机理研究。先后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主持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项目(2020B-96),甘肃省科技厅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自然科学基金(20JR10RA092),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NENU-LKQN2019-29)各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A1类论文2篇。承担《微生物与微生物工程实验》的教学任务。
朱新亮:副教授,博士,硕导,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学专业。主要从事基于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方法进行代谢重构及代谢流分析研究。先后参与国家自然基金5项,目前主持甘肃省自然科技基金计划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承担《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李烨华:副教授,博士,硕导,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主要从事天然免疫及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方面的研究。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2200755)、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2021M703209)、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23JRRA696)、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2021A-005)、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4-9)、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NWNU-LKQN2021-07)。以第一作者在国际Top期刊Theranostic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发表SCI论文3篇,相关重点参与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Discovery等国际Top期刊共4篇SCI论文。承担《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生命科学前言进展》、《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达玲玲:副教授,博士,硕导。202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生物信息学专业,主要从事植物功能基因组、植物多维组学数据整合与平台构建研究。先后主持并参与了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农业科学院横向项目2项、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1项。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Genomics、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等期刊以第一作者和合作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承担《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生命科学前沿进展》《分子遗传与表观遗传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付新星:副教授、博士、硕导,甘肃省遗传学学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发育与基因组进化方面的工作,以西北地区特有的乡土经济植物沙枣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组、转录组和群体重测序等手段研究调控果实大小的遗传基础,培育优质的沙枣品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1项,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1项,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博士期间完成角苔基因组工作,研究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Plants》。承担本科生《基因组学》《遗传学》《遗传学实验》和研究生《分子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等课程。
李建德:讲师,博士,硕导,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动物学专业。主要从事鸟类分子进化、谱系地理学和眼科学方面的研究。先后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主持甘肃省教育科技创新项目(2023B-065)和黄河干流玛曲段水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鸟类多样性调查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承担《保护生物学》《环境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智康康:副教授,博士,博士后,硕导,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与健康,主要从事生物活性/超分子自组装天然产物的发掘开发及应用、基于多糖的自组装/纳米生物基质的发掘开发及应用、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等。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校中青年学术骨干扶持培育项目、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等,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9篇,SCI收录17篇,中科院一区论文8篇,单篇IF>10.0的3篇。申请专利10项,授权4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次。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物理化学》、《中药制药工程》、《农产品加工创新实践》等课程。
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直博、考博: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
高等院校专业教师:甘肃中医药大学、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医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
省市级重点中学生物教师:西北师大附中、兰州一中、陇西一中、天水一中、民勤一中、永昌一中、甘肃省酒泉中学、兰州六十四中、西安市第一中学等。
事业单位:医院、食药局,生物、医药、环保及相关领域研究院、研究所等。
重点企业:北京生物制品所、兰州生物制品所、佛慈制药、中农威特、康哲药业、建顺生物、陇神戎发药业、金徽酒业、甘肃建投、海正药业、天士力集团等。
奖学金(全日制非定向):
国家奖学金:博士:3.0万元/年,硕士:2.0万元/年。
学业奖学金:
综合奖学金:博士:一等1.8万元/年,二等1.4万元/年,三等1.0万元/年。
硕士:一等1.0万元/年,二等0.6万元/年,三等0.3万元/年。
普通推免生、直博生、本硕一体生、辅导员专项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计划、
大学生应征入伍计划、硕博连读生,享受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双一流院校一志愿报考、录取并报到的考生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双一流院校调剂、录取并报到的考生一次性奖励0.5万元。
单项奖学金:优秀品德奖、学术科研奖、劳动实践奖、就业创业奖、文体优胜奖、优秀研究生干部奖,每项奖励金额2000元。
国家研究生助学金(全日制非定向):
博士生:2300元/月,硕士生:600元/月。
学院招生咨询联系电话及邮箱:0931-7971414 32879313@qq.com 魏老师
0931-7971912 kwbao@163.com孔老师
学院主页:https://sky.nwnu.edu.cn
学院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知行校区综合实验楼B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