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民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光辉,来自他们对学生的爱和辛勤开拓、勇于创新的执着。多年来,生命科学学院注重本科教学,学院多次获学校“本科教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一个个优秀教师的倾情付出和默默奉献,他们是教学的专家、育人的模范、师德的表率。学院网页以“教师风采录”的形式,专题刊登我院部分优秀教师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先进事迹,以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师德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果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那么只有在这条道路上勇于探索、勇于追求自身价值的人才不会觉得辜负了时光。作为人生旅途中重要的青春驿站,大学时代为我们飞得更高更远贮存了坚实的力量,老师们则为我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的张继研究员从未辜负年华,她在科研工作中坚持探索、不畏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一名教师,她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用心为学生铸造出了一架架通往生命科学和梦想殿堂的阶梯。
1984年,张继老师从当时的西北师范学院生物系毕业后留到学校的植物研究所工作,主攻植物化学方向,重点研发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跟随导师研发新药的科研生活让她对原本不太了解的植物化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其实本科时候我就喜欢做实验,大二就进了实验室。真正接触后才深刻地体会到植物的神奇、大自然的奇妙。植物有很多人类意想不到的功效,而每种植物的功效又不同,这就吸引着我们去研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跟随导师开展国家一级新药——氢溴酸高乌甲素的后期研发和临床实验,到自己带领团队从葡萄渣中研制出具有降血脂功效的“降脂灵”,再到向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特色农产品的高值利用,张老师一步步实现科研工作的华丽蜕变。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以张继研究员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冒着强烈余震奔赴陇南灾区实地考察,获得了灾后农业生产恢复与自救的第一手资料,为灾区经济重建提供了科技支撑。如今,他们团队的科研成果已经造福着一代代陇原大地上的人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最好的品质。谈及科学研究,张继老师说道:“我觉得在科研的道路上最需要的就是热爱和韧性。只有真正喜爱你的专业,好奇甚至入迷才会做好它。执着地去追寻,不半途而废,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张继老师的头衔很多:日本三得利医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西北特色农产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甘肃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西北师范大学科研合作服务处处长……但对她来说,最吸引人的名称还是简单的三个字:张老师。谈及自己的职业,张老师一脸骄傲:“我一直认为做老师这一行需要‘三心’,即真心、爱心、恒心。真心则是脚踏实地,诚实务实;爱心则是热爱学生,热爱身边的一切;恒心则是笃信执着,坚持不懈。这样就会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正是保持良好积极的个人形象、怀揣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张继老师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1998年开始,张继老师的团队对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食品方向)的教学进行了改革调整,旨在打破传统的“满堂灌”、“黑板上进行实验”等授课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收获技能。该专业的有些科目内容重复,学生可能从不同老师的课堂上听了好几遍相同的知识。针对该问题,他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和方案,开设了专题教学。“举个例子,我们开设色素、香精、纤维素、食品添加剂等不同的专题。比如‘色素’这个专题,我们先进行讲座,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进行调研,最后完成调研报告。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同学们首先要提取色素,他们会发现辣椒的色素需要油泼才可以提取出来,而苋菜的色素在水中就可以提取出来,这样就掌握了不同色素的性质和提取方法。接着让他们将提取的色素在酸碱条件下处理,他们会看到不同的反应,自然而然就会去查资料,从而清楚了其化学结构,这就将书本上的理论掌握了。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工艺等综合知识。”张老师说。
三十年来,张老师始终以扶持青年人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己任。她说道:“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通过一系列的仪器操作和资料查询来了解并掌握所学的领域,从而提高技能、培养思维。”张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她指导的学生作品获各种奖励80余项,指导的本科学生连续五届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本科生牛天水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郭耀同学获团中央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李凯同学获李政道奖学金。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摸索出了一条良好的途径,为兰州地区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
张继老师认为,教学和科研是相互带动和互相促进的,科研带动教学,成果支持理论。针对自己科研团队的发展,张老师表示:“我们非常感谢前辈对我们的栽培。几十年,我们团队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我觉得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争取获得国家级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
面对校园里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张老师建议道:“我希望同学们干一行爱一行,重视团队精神,不能只考虑自己。不要急功近利,要想着付出才会有回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播种爱心,收获快乐。张继老师在学生们风华正茂的大学时代,用心搭造了坚固的阶梯,他们拾级而上,奔赴梦想的殿堂。对于她来说,付出使自己快乐,学生的成果是最好回报。纵然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光也不会把人抛弃,生命的光芒反而会在岁月的磨练中愈发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