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李迎新
日前,西北师范大学召开"公共卫生间专项治理"动员会议,倡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清扫、保洁和监督公共卫生的活动之中,引起舆论及师生的广泛关注,赞誉者有之,毁誉者亦有之。更有一种论调认为,大学作为高等学府开展如此“小器”之活动,无疑是舍大抓小、忘其本而治其末,得不偿失,大可不必。针对此种论调,笔者不禁要问,何为大者?何为小者?大学之“大”究竟体现在何处?纵观中外之知名大学,其办学宗旨无非只有一个,乃培养健全之人格也。何为健全之人格?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讲,即为“君子型人格”。何为“君子型人格”?子曰:“君子不器”;“质胜文则史,文胜质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惠敏”是也。也就是现代大学理念强调的所谓实施“通识教育”,以促成全面发展之人。
今日中国教育之缺失,概在于重书本而轻实践,重理论而轻经验,重问学而轻德行,导致的结果是“学”与“习”割裂,“知”与”行“不能行合一。表象之一,个别大学教授教书做学问是此一回事,做人做事是彼一回事,人格严重分裂,难以承担立德树人的重任。表象之二,培养出的一些人才只求眼前不知高远,只在乎就业生涯的计划而忘却人生理想的谋略追求。更有甚者,唯利是图,人性泯灭,个别教师不顾国家禁令,私设课堂谋取一己私利;个别学生丧尽天良,以损人利己、杀生伤命为之能事。于是乎就有了马加爵、药家鑫杀人事件的产生,于是乎就有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投毒伤人命案的出现。如此之悲剧,在今日中国每天无不在发生着。这一些恶果的形成与当今中国教育理念的谬误不无关系,正如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所言”记诵之广,适以长其傲;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见闻之博,适以肆其辨;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揭示的那样,教育如果不塑造人格之健全,便促成禽兽之躯体。
高等教育究竟欲何为?当代大学到底向哪里去?《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明,在止于至善,“人的德行的培养无疑是其第一要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其职责的首要位置。今日之大学不明明德,大学教师不传道,何也?此乃中国大学精神失落、教育理念谬误、人文教育缺失之根本所在。大学是一座精神城堡而非职业培训所,就是要求大学当把人之德行的塑造和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传统文化讲”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行无疑是人的本根。现在的大学不抓人之德行的培养,而仅仅在于技能的掌握、就业的获得,是真正的“舍弃本根而求其枝叶”。抓好本根,其他一切便在其中,“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学也,禄在其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我们从大处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是把人当目的而非手段。我们再从细微处看人的德行的培养当从什么地方抓起。朱子家训所谓“黎明即起,打扫清除”,就是强调教育子弟当从“清扫一屋”做起。“清扫一屋”看似小事,实是大事。其一,“清扫一屋子”是教育孩子认识事物,认清自身与环境之关系的始点;其二,“清扫一屋”是培养人承担社会责任的开端;其三,“清扫一屋”是实施教育理念“知行合一”的切入点。回想我们年少求学之时,每当身为值日生的那天,便欣喜若狂,早早到校入室,以求窗明几净、环境优雅为己任。如今之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取消了学生的劳动课,教室的卫生清扫也交给了清洁工,教育缺少了“劳动实践”这样一至关重要的环节,使青年学子只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只知享乐消弭而不知社会责任为何物。这与其说是社会的进步,不如说是教育的退步。
面对如此之现实,我们不禁要问,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不立己何以立人?古之欲“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必从“诚意正心修身”始;国学大师梁启超曾经面对东亚病夫之弱国,在《中国青年说》大声呐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早期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道:“国力衰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教育非但不能超越前人之理念,反而远离大学精神之日甚。美国、日本等国家曾预言在先,中国的未来不是输在政治和文化上,而是输在教育和青年一代的培养上。面对祖先之谆谆教诲,面对今日之现实迫峻,我们汗颜以致无地自容的同时,难道不在内心深处对我们的教育、对我们的现实、对我们的未来,做一次精神上的深刻反省、行动上的彻底补救?
欣喜今日西北师范大学掀起“公共卫生专项治理”活动,其意义不在活动本身,而在于“扫天下”必从“扫一屋”开始。其一,能“扫一屋”者便能知行合一,率先垂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学校领导深入公共卫生间清除卫生之污垢,保洁环境之美观,上有好之,下必效之,这是一个良好风气形成的开始;其二,能“扫一屋”者便能立己立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身教而非言教,一个大学如果倾其全力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理想加以追求,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培养人的目标就落到了实处;其三,能“扫一屋”者便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复兴民族文化、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这就是大处,要求我们教育学生立志高远。为了实现高远目标,我们必须从小处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只有从小处做起、从我做起、从零做起,才能够实现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