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综合楼A1115报告厅,兰州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杨颜莉老师应我院邀请作了题为《做一个路边鼓掌的教育者》的学术报告,学院副院长武国凡老师及“本硕一体生”导师、2019级“本硕一体生”及相关教育专业研究生、生物科学本科生约100余人聆听了讲座。
杨颜莉老师为陇原“四有好老师”,自2001年毕业于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后任教于兰州一中,现任生物教研组组长,生物竞赛教练员。2010年被评为兰州市教学新秀,多次获生物竞赛国家级、省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多次在新闻媒体发表高考试题特点分析及备考策略指导,多次赴省内外各地进行生物学科高考研讨及备考指导活动。2011年参与的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基于元认知理论的高中生物学习策略教学的行动研究》获甘肃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015年参与完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兰州市普通高中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曾在发表《班主任工作初体验》、《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等多篇教育研究类的文章。
作为一个有近二十年从教经验的中学名师,杨颜莉老师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须做到两点,有高深的学识和谦逊的姿态。杨老师说,一名教师几十年如一日,一届一届的学生和一遍一遍的教学,难免枯燥和寂寞,只有懂得“把枯燥变成兴趣,把寂寞变成快乐”才能做到长久坚持,才能在平凡和平淡中获得自己的小幸福。总结自己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杨老师以一个学姐校友的身份分享了自己做一个路边鼓掌教育者的从教体悟。
路边鼓掌的教育者就是要陪伴学生的成长。杨老师以校运会陪跑痛哭冲刺的邓同学为例,形象讲述了教师的角色之一就是相伴陪跑,陪伴学生学习知识,学习为人之道,陪伴学生克服困难,一路健康成长。以不动声色地帮助班级新生党同学重新找回自我的例子,杨老师为我们阐述了陪伴就是关注,讲求策略,润物无声,对学生的陪伴比追求高成绩更重要。
做一个鼓掌的教育者就是要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如何管理好班级,与学生相处融洽,唯一的办法就是张弛有度,相信学生。杨老师讲述了班级的一次班会活动,学生自主组织了“中西文化差异”的主题班会,“当包子遇上肯德基”的展演和“你心中的中西差异”的现场采访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学生的手脚,他们一定会不负所望,给你惊喜。
做一个鼓掌的教育者就是要怀有爱心。有爱心并不只是默默为学生服务,而是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点成功。教师不必一定强势,与学生和家长相处时也可以“打太极”,化骨绵掌借力卸力,不打击、不敌视、不放弃。爱心不能浮于表面,要做到实处,尊重学生,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
杨老师的报告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一个梗接着一个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会后,杨老师回答了即将走上讲坛的“准老师们”的提问。一个刚入职的年轻老师该如何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哩?需要做到严肃活泼张驰有度,如班级节目或节日活动中老师要和蔼可亲,以朋友的身份与同学们同喜同乐,对常规的教学课堂和班会活动老师要表现的严肃一点,切忌嘻嘻哈哈。
杨老师的讲座让人印象深刻,聆听者受益匪浅。一位本科师范生说,杨老师的一席话激起了自己对未来工作的热情和憧憬。虽然在学校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还未真正进入实践。今天老师的分享给了自己很多启发,今后也要像杨老师一样用宽容和仁爱去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做一个“路边鼓掌的教育者”。一位教育专业研究生说,和老师的互动中了解了中学老师该如何申报课题开展教育研究,对自己做一个研究型教师的人生规划深受启迪。
此次讲座是学院“中学名师讲座”的首场报告,是学院各类教育专业研究生和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实践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会前武国凡副院长为杨颜莉老师颁发了本硕一体生校外实践导师的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