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生物科学系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特聘研究员肖正涛博士继22日与学院师生开展学术交流之后,23日下午与我们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云亭班的同学进行座谈交流,开展了以“专注与探索,助我实现科研梦想”为主题的“校友你好”面对面交流活动。
肖正涛校友曾于2005-2009年在我院生物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学习,成绩优异,因喜爱计算机,自学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三级考试,并考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硕士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勤学刻苦,发表了多篇SCI论文,一篇被刊载为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封面文章,曾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2013年进入清华大学杨雪瑞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在杜克大学完成博士后训练后,于今年2月加盟西安交通大学,入选该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在听完主持人周鹤翔对肖正涛校友的介绍后,大家为学长的优秀和成就报以热烈的掌声。
受邀分享自己从师大到清华求学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时,肖正涛学长主要谈了三点。其一是“选择与坚持”,由于对计算机感兴趣,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图书馆和机房学习编程。因没有自己的电脑,所以每次敲的代码都要存储到软盘之中,软盘和软驱现在的学弟学妹们已经很少能见到了。大三选修学院的《基因组学》课程时,了解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催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生物信息学,便在图书馆查阅了相关书籍,并定下要报考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的决心,从此便坚持在这一领域孜孜以求,不敢懈怠。其二是“挑战与探索”,读研之初要完成从生物科学到生物信息学的转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好在生物信息学的诸多学习资料和工具多是开源免费,加之无需耗费实验试剂所以试错成本很低,这便为自己在生物信息学道路上的学习和探索创造了条件。在清华求学时同学之间及师生之间交流的是学术的最前沿问题,难免会有听不懂的情况,多听多问之外就是自己多看书多读文献,在弥补了这种知识的不足之后便可在同一层次钻研和探究了。其三是“执着与探索”,博士毕业后,肖正涛学长赴美留学前曾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等多个学校的offer,最终选择在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生物信息领域继续深耕并探索肿瘤代谢领域的研究。
面对面的交流让同学们轻松自如,大家急切地和学长探讨关于考研和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我们应该怎么选择专业,是坚守自己的兴趣还是发挥自己的特长?怎么和导师联系,如何向导师介绍自己的科研经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本科学习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肖正涛学长都耐心热情地做了解答,告诫同学们始终坚持自己选择科研的初心,不要害怕失败和挫折,不要轻言放弃。和肖正涛学长的交谈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同学对自己的未来豁然开朗,更加清楚该怎样启程踏上自己的科研之路,并且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
张辉老师与肖正涛学长一道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他说,云亭班是我院为落实教育部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特设的教学班级,以培养未来科学家为基本目标,以“一制三化”为培养特色,为此学院设立专项资金推进云亭班“项目式”科研训练,专门邀请肖正涛学长这样的杰出科学家与同学们座谈交流,解答大家求学之路上的诸多困惑。最后,两位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考研深造,在科研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更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预祝大家都能通过读研深造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