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应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研究所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苗老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利用系统演化与生物学大数据探索被子植物多样性”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郑晟老师主持,李巧峡老师、赵婧老师、王凡红老师、付新星老师、达玲玲老师、赵祥老师和李文亮老师,以及近100名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中,孙苗教授以“什么是生命之树”为切入点,形象生动地解释了地球上的生物就像一棵大树,不同的枝干代表的是不同的生物类群。通过重建植物的系统发育树可以为摸清我国的植物类群的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区的设置,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孙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介绍了利用系统演化和生物大数据解决的科学问题的案例。包括利用线粒体数据、叶绿体数据和核基因组数据解决了蔷薇亚纲COM分支系统发育位置存在争议的问题;热带地区和非热带地区蔷薇类植物的多样化速率对揭示不同地区植物起源时间的启示;以及利用被子植物353基因集重建系统发育关系的新方法。同时,他也介绍现阶段关于胡颓子科和蔷薇科的科研工作。
学术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孙老师就师生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耐心的回答,并与老师们进行了热切的交流。本次学术报告有助于师生们对生物演化和系统发育重建应用的深入理解。本次学术报告会的成功举办,搭建起了我院师生与国内知名专家沟通交流的平台。这不仅有效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而且在塑造学术思维和提升学术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报告人简介
孙苗,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观赏植物系统演化与多样性保护。2009、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分别获得植物学硕士、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丹麦奥胡斯大学生物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密西根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学院做访问学者。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兼通讯作者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Systematic Biology、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Scientific Reports、Taxon等期刊审稿专家,中国植物学会会员、美国植物学会会员和数据分析资格培训师(Data and Software Carpentry Instru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