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孔维宝教授课题组在藻菌共培养体系构建及其高氮磷废水处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5-05-13浏览:10设置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孔维宝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微藻领域权威学术期刊《Algal Research-Biomass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JCR 1区,中科院2区,5IF 4.8,最新IF 4.6在线发表研究成果,系统研究藻菌共培养体系构建及其在高氮磷模拟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为生物处理高氮磷工农业废水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得到了甘肃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2YF7NA118)、西北师范大学重大项目培育计划(NWNU-LKZD2022-02)及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24ZYQA040支持。

高氮磷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经济损失危害人类健康藻菌共培养体系已成为废水生物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微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细菌通过有氧呼吸为微藻的生长提供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从而在二者共生的基础上进行高效废水处理。但目前对此共培养体系的研究不够深入,仍局限于少量物种之间。因此,论文“Construction of a co-culture system of Bacillus aryabhattai and Desmodesmus sp. and its performance in treating simulated wastewater with hig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利用从兰州兴蓉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的好氧生化池分离得到的耐受性强的优势藻菌种,构建了新型藻菌共培养体系,研究了其在高氮磷模拟废水中的生长特性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可以促进微藻生长,而Desmodesmus sp.在模拟废水中的耐受性最强。最终,Bacillus aryabhattai-Desmodesmus sp.Ba-Ds共培养体系在藻菌比5:1N/P6pH7的条件下对废水中NH4+-NTPCOD的去除率最为理想,分别可达30.60%49.30%93.73%这些发现显示Ba-Ds共培养体系在污染物去除能力上的提升,并展示了其在工业废水处理应用中的可扩展潜力为藻菌共培养体系在实际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lgal.2025.10407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