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教育见习在“理论-实践”衔接中的桥梁作用,切实保障2025年秋季教育见习工作规范、安全、高效开展,9月13日中午,生命科学学院于知行校区毅然报告厅隆重召开2023、2024级生物科学专业教育见习动员暨安全教育大会。本次会议由学院李烨华老师主持并作专题讲解,王凡红、智康康、王博、李文亮、赵潇等专业教师共同参会并提供指导,2023、2024级生物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全程参会。
李烨华老师首先围绕“高质量完成教育见习”核心目标,对本次秋季见习工作进行全方位、系统化部署。她详细拆解了见习核心任务,明确课堂观摩、教案撰写、跟班辅助教学、学情分析、教学反思等具体内容,要求学生以“准教师”身份深度参与见习学校日常教学环节,实现“从看学到试教”的逐步过渡,并讲解了“学院-见习学校-驻校指导教师-学生”四级对接机制,明确各主体职责——学院负责统筹协调,见习学校提供实践场景,驻校教师开展一对一指导,学生需提前与指导教师沟通见习计划,确保岗位匹配精准、衔接顺畅。同时,聚焦师范生核心素养,李老师提出“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师生沟通能力”三大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见习中重点观察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课堂互动组织等经验,形成个性化学习笔记。最后李老师构建了“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双维度考核体系,过程性评价涵盖见习日志、日常出勤、课堂参与度,成果性评价以教学反思报告,同时纳入见习学校指导教师评语,确保评价全面反映学生见习成效。
结合教育见习期间学生分散实践的特点,李烨华老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开展立体化安全教育,重点强调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及职业规范等关键内容,通过援引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安全风险,使学生直观认识到潜在安全隐患。此外,李老师还系统讲解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与自我防护技巧,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全面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见习全程安全、有序进行。
整场大会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参会教师结合自身指导经验,对学生提出的“见习中如何平衡观察与实践”“教学反思如何写得更深入”等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全体学生专注聆听、细致记录,部分学生还针对个性化疑问与教师展开一对一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2025年秋季教育见习工作划定了“任务清单”与“安全红线”,更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教育见习对职业成长的重要意义——既是将生物科学专业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试金石”,也是涵养师德师风、坚定从教信念的“练兵场”。下一步,生命科学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持续加强与见习学校的沟通协作,通过定期抽查见习进展、组织中期交流研讨会等方式,确保见习工作落地见效,为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筑牢实践根基。